电脑版

外媒:印度开始“抢掠”中企

2023-06-17 17:06:09来源:互联网


(相关资料图)

本文原创,请勿抄袭和搬运,违者必究

中企想要印度市场的利润,而印度却想要中企的全部。这是中企目前在印度市场最真实的写照,当中企想在印度市场赚钱的时候,印度已经盯上了中企的所有。小米公司在印度被没收48亿元。

不仅如此,印度还向中企发话,要求任命印度高管担任CEO、COO、CFO等等关键职务。这还不够,印度还要中企指定印度合同制造商,与印度建立合资企业,由印度公司占股51%。有外媒表示:印度开始“抢掠”中企。

进入印度市场的中企,没有一个是赢家。就拿小米来说,自2014年进入印度市场以来,小米已成为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最大的品牌之一。还在印度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,并在当地招募了大量员工。

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降低成本,还有助于提高小米产品在印度的本地化水平。小米通过在线销售和在印度设立的实体店销售其产品,在印度赢得庞大的市场份额。

看起来小米在印度市场非常成功,可是当小米膘肥体壮之后,印度便开始磨刀霍霍。2022年,印度突击审查小米,以偷税漏税的名义对小米罚款了5.58亿人民币。事情还没结束,印度又以小米违反《外汇管理法》扣押了48亿人民币的资产。

小米起诉失败,印度已经正式通知小米没收这笔资金。近50亿元是小米在印度十年的利润,可谓是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
印度把事情做到这个地步,总该收手了吧?万万没想到,印度得寸进尺,变本加厉,盯上了中企的所有。

印度向中企发话,中企要将印度人任命为首席执行官、首席运营官、首席财务官、首席技术官等关键职务。不仅如此,还要指定印度合同制造商,与印度企业建立合资企业。

如果是印度企业能够负责制造的,就要让印度企业占股51%,实现控股权。若印度企业无法参与制造的,就由中企占股51%,另外经销商也要让印度公司来承担。

换句话说,印度要实现对中企的全面掌控,从公司管理,制造生产以及销售等等一系列环节,印度都要参与,还必须是占大头。

有外媒表示:印度开始“抢掠”中企了。许多网友表示:印度赚钱印度花,一分别想带回家。了解印度市场的人都知道,印度的营商环境是出了名的差,中企在印度没少吃过亏。

去年vivo,OPPO等手机厂商都在印度遭遇过偷税漏税的控诉,不只是中企,可口可乐、亚马逊、谷歌、三星等等世界级巨头,有一个算一个,都在印度被“剥削”,不是罚款就是冻结资产。

小米已经说了,自己在印度是合规经营。印度市场可不管那么多,只要盯上中企,就会找到各种理由出手。也许有人好奇,印度市场营商环境这么差,为何还要到印度市场投资呢?

虽然印度对外企态度十分严厉,但是印度也是一个人口众多、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,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。

很多外企在印度投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商机和机会。小米在2014年进入印度市场的时候,这还是一个未开垦的智能手机市场,那时候大部分的印度民众都还在使用功能机。

再加上印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吸引外资,例如放松外商投资限制、提供土地资源、推出税务优惠政策等等希望外企进入。小米也的确在印度市场受到很好的消费市场回馈,成为印度民众最喜爱的手机品牌之一。

小米常年霸榜印度手机市场前列,可越是如此,印度对小米的觊觎就越大。这或许就能解释为什么小米会被印度没收48亿资金了。

既然印度不讲武德,小米能不能就此离开印度市场呢?恐怕没那么容易,毕竟小米在印度市场布局了十年之久,若轻易离开,其余的手机品牌就会蚕食市场份额。

尤其是苹果,苹果公司正在加大印度制造布局,去年印度市场贡献的销售额高达60亿美元,库克对印度市场抱有很大的信心。所以小米解决问题的办法大概率是和印度高层沟通,找到对双方都有好处的解决方案。

印度想要的是发展高端制造业,可惜印度本土的企业不给力,本想引入外企激发本土企业的竞争力,就像中国引入特斯拉一样。结果印度厂商不给力,可印度若想掌控外企来实现自身的进步,只会适得其反,到时候就没有人和印度一起玩了。

同意的请点赞,欢迎转发,留言和分享。

本网推荐
相关新闻